大河新聞
賡續紅色血脈 凝聚奮進力量
學思想 強黨性 建新功
觀看紅色電影 弘揚愛國情懷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增強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6月30日,大河精工黨支部組織黨員及優秀員工開展了“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迎七一觀影主題黨日活動。
影片《橫空出世》展示了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后,在內無技術外斷支援的艱難條件下,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馮石將軍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下帶領剛剛從朝鮮戰場回國無顧看望父母、照看妻兒的將士們挺進戈壁灘。與此同時,從美國歸來的科學家陸光達隨同一批從全國抽調各方面人才告別妻兒,隱姓埋名,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奔赴西北荒漠,為共和國的核事業做出不朽的貢獻故事。當原子彈升起的時候,所有的艱難險境都轉化成了勝利的喜悅。
影片反映了革命前輩們用默默無聞的堅守,敢于向任何困難挑戰的舍生忘死的奮斗精神,換來了震驚世界的原子彈的巨響,換來中國人的揚眉吐氣,昂首挺胸,奏出了強我中華的激昂旋律,他們不愧為無名英雄。
在整個觀影過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緊緊牽動著在場觀影人的心,一句句鏗鏘的口號聲、歌聲,一幕幕驚險的畫面,一個個難以克服的困難都深深地打動了觀影的每一個人。共產黨員孫盼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革命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能有舍生忘死的奮斗精神,敢于同一切困難作斗爭的意志,是何等的難得、何等的珍貴,這種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前行”。共產黨員胡幸利說:“這個影片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軍人、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也是國人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一種體現。用算盤敲出了制造原子彈的數據,這是共產黨人的自強不息、奮進前行的真實寫照”。
觀影后,黨支部汪書記強調:一是學思想。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中國共產黨在近百年的光輝歷程中,鑄就了具有豐富時代內涵和民族特征的建黨精神,形成了獨特的精神譜系,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寶貴財富。我們就是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創業精神。二是強黨性。人無信仰不立,國無信仰不強,軍無信仰不勝。大河精工人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把不忘初心的標尺立起來,把牢記使命的責任扛起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彰顯出來,堅定信心、砥礪前行。三是重實踐。黨的號召,我們的行動,大河精工人意志鏗鏘,腳踏實地,以無畏的奮斗精神,平凡的工作崗位創造出新的業績。四是建新功。工作中要弘揚老一輩革命家攻堅克難、敢于奉獻、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工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當先鋒、做表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祖國事業發展添磚加瓦、匯聚力量。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